当前位置:主页 > 产品展示 > 天平仪器系列 >

产品展示

Products Classification

中国通史知识点‘博亚app下载官方网站’

  • 产品时间:2023-02-19 23:17
  • 价       格:

简要描述:声明:文章泉源自古玩知识网,仅为转载,侵权可联系删除。一、史前社会历史1、我国新石器时代有哪几种主要文化类型?其漫衍情况怎样?属于母系氏族公社的主要有:河姆渡文化,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发现,属长江下游以南的新石器时代一种较早的文化。仰韶文化,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,遍布于黄河中下游,属于父系氏族公社的主要有:大汶口文化,最早在山东宁阳堡头村和泰安大汶口一带发现,漫衍于鲁西南和苏北地域。 龙山文化,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,漫衍于黄河中下游。...

详细介绍
本文摘要:声明:文章泉源自古玩知识网,仅为转载,侵权可联系删除。一、史前社会历史1、我国新石器时代有哪几种主要文化类型?其漫衍情况怎样?属于母系氏族公社的主要有:河姆渡文化,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发现,属长江下游以南的新石器时代一种较早的文化。仰韶文化,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,遍布于黄河中下游,属于父系氏族公社的主要有:大汶口文化,最早在山东宁阳堡头村和泰安大汶口一带发现,漫衍于鲁西南和苏北地域。 龙山文化,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,漫衍于黄河中下游。

博亚体育app官网

声明:文章泉源自古玩知识网,仅为转载,侵权可联系删除。一、史前社会历史1、我国新石器时代有哪几种主要文化类型?其漫衍情况怎样?属于母系氏族公社的主要有:河姆渡文化,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发现,属长江下游以南的新石器时代一种较早的文化。仰韶文化,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,遍布于黄河中下游,属于父系氏族公社的主要有:大汶口文化,最早在山东宁阳堡头村和泰安大汶口一带发现,漫衍于鲁西南和苏北地域。

龙山文化,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,漫衍于黄河中下游。良渚文化,首次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。

屈家岭文化,最早在湖北京山屈家岭发现,主要漫衍于江汉平原。齐家文化,首次在甘肃广河齐家坪发现,漫衍于甘肃洮河、大夏河、渭河上游和青海湟水流域等。2、仰韶文化 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一种文化。

首先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,故名。漫衍于黄河中下游。

石器以磨制为主,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。经济以农业为主,渔猎和养畜为辅。属母系氏族制的繁荣时期。

3、大汶口文化 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一种文化。因遗址位于山东宁阳堡头村和泰安大汶口一带,故名。主要漫衍在鲁西南和苏北一带。

有较蓬勃的农业经济和制陶术。4、龙山文化 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。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,故名。漫衍于黄河中下游。

有很蓬勃的磨制石器,陶器以灰陶为主,黑陶次之。经济以农业为主,有较蓬勃的畜牧业。5、良渚文化 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。首次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,故名。

主要漫衍在长江下游地域。最具有代表性的遗物是造型规整、外貌光明的漆玄色陶器以及大量的玉器。有相当蓬勃的农业。6、燧人氏 传说中人工取火的发现者。

相传远昔人民“茹毛饮血”,他钻木取火,教人熟食。反映中国原始时代从使用自然火,进步到人工取火的情况。7、氏族公社 人类脱离原始群后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配合体,是原始社会的高级阶段。

广泛使用磨制石器并发现了陶器,有农业和畜牧业,约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。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前后两个阶段。8、禅让制 相传为中国原始社会晚期的一种制度。

尧为部落同盟首脑时,四岳推举舜为继续人,舜继位后,用同样推举方式,经由治水磨练,以禹为继续人。禹继位后,又举皋陶为继续人,皋陶早死,举伯益为继续人。这种由部落同盟推选首脑的制度,史称“禅让”。

9、军事民主制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,部落或部落同盟之间经常接触,为此要设置军事首脑。军事首脑和氏族大会及部落议事会等由选举发生,“军事民主制”。10、大同之世 儒家宣扬的理想社会。

在这种社会里,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”“是谓大同”。11、小康之世 儒家所说的一种社会状态。此时,“大道既隐,天下为家”,“礼义以为纪”。

指的是禹、汤、文、武、成王、周公之治。二、财政制度史1、孟子所说的“井田制”是个什么样子?西周的井田制是这样的:国家将土地层层分封给诸侯、卿、医生、士,贵族们将其中的大部门分配给一家一户农奴耕作,谓之“私田”,收获归农奴所有。

将其中的小部门、但土质好的田留给自己,驱使农奴代耕,谓之“公田”。孟子认为其时人先治公田,然后才可治私田。

公田和私田的漫衍情况,因地域因领主而异,并无牢固的花样。孟子所说的劳役地租形态,是可信的。

2、春秋时各国举行钱粮革新的原因及革新的结果是什么?春秋时私田大量泛起,刚开始时不纳税。诸侯们由于公田歉收或荒芜,经济日益难题。

于是,各国举行了钱粮革新,如鲁国“初税亩”、齐国“案田而税”、楚国“量入修赋”、郑国“作丘赋”、秦国“初租禾”等。革新的效果,扩大了诸侯们的税源,充实了府库;认可土地私有制,进一步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历程。3、告缗 汉武帝元鼎三年,武帝令杨可主持告缗事,勉励告密不依算缗令纳税的富豪,告密者极多。

公众没收大量财物,增强了国家财政。4、西晋户调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?西晋户调式包罗占田制、户调制、品官占田荫客制三部门。

如占田制划定:男子可以占田七十亩,女子三十亩;丁男课田五十亩,丁女二十亩,次丁男二十五亩。户调制划定:丁男之户,每年调绢三匹、棉三斤;丁女或次丁男为户者,折半交纳。

品官占田荫客制划定:权要可以按官品崎岖占有数量不等的土地等。5、两税法 唐德宗时宰相杨炎,所制定并推行。其主要内容是:一,凭据国家财政支出总额确定两税额。

二,不分土著户和客居户,都以居住地品级户籍;不分中男和丁男,都按资产定生产等。三,两税分夏秋两次征收,四,其他租庸杂徭全部破除,但丁额不废。五,两税依户等纳钱,依田亩纳米粟。

六,没有牢固住处的商人,所在州县按其收入征三分之一的税。两税法的推行,扩大了纳税面,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,并几多改变了赋役集中在贫困农民身上的情况。是我国封建税制的一大变化。

6、简述唐朝中期杨炎两税法革新的意义。意义:两税依户等纳钱,依田亩纳米粟。每年两税分夏秋两次征收,夏税限六月份纳毕,秋税限十一月份纳毕,税额实行量出制入的原则,它扩大了纳税面,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,并几多改变了赋役集中在贫困农民身上的情况,钱粮的征收,由按丁口转向以土地产业为主要依据。讲明封开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,并为以后历代税制开了先例,这是我国封建税制的一大变化。

7、一条鞭法 明朝著名的钱粮制度革新。由朝臣张居正主持推行。其主要内容是:将原来按户、丁派役的方法,改为按丁、粮派役,将部门力役摊于田亩,一切赋、役、杂税合并为一条,一律折银交纳,差役由政府用银雇人充当。

一条鞭法是赋役制度的重要革新,它接纳赋役合征的措施,简化了征收名目和手续,有利于防止豪强、仕宦隐田偷税,并几多淘汰了无地农民的肩负。钱粮折银征收,对钱币地租的发生和部门农产物的商品化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。

8、地丁银 1723年,雍正天子在全国先后推行“摊丁入亩”的政策,将丁银全部摊入田亩,与田赋一体征收,称“地丁银”,它在法定意义上破除了延续两千余年的人头税,封开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有所松弛,使躲避丁役而人口逃匿的现象逐渐淘汰。9、自唐以来,我国钱粮制度发生怎样的变化,由此带来什么影响?(1)唐初期是均田制基础上的租庸调制。(2)唐中后期实行两税法。

(3)明朝中期,张居正在清查土地的基础上,将一条鞭法推行于全国。其主要内容是:将原来按户、丁派役的方法,改为按丁、粮派役;将部门力役摊于田亩,一切赋、役、杂税合并为一条,一律折银交纳,差役由政府用银雇人充当。简化了征收名目和手续,有利于防止豪强、仕宦隐田偷税,并几多淘汰了无地农民的肩负。

(4)清朝初期开始地丁银制。三、革新事件1、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是什么?第一次变法的主要内容为:1、体例户口,实行“连坐”之法。2、推行小家庭政策。

3、重农抑商。4、奖励战功,严禁私斗。5、颁行二十爵。公元前350年,第二次变法的主要内容为:(1)克制父子兄弟同室居住。

(2)以县为地方行政单元。(3)废井田,开阡陌。

(4)统一怀抱衡。历史意义是:破除井田制,实行土地私有制,有利于生产力的生长;破除分封制,实行郡县制,有利于政治的统一;实行奖励耕战政策,有利于国家的茂盛。为秦国最终统一全国奠基了基础。2、北魏孝文帝革新的历史意义是什么?革新的意义:一、整顿吏治,始班俸禄,严惩贪赃枉法,对于消除百余年来的仕宦、守宰鱼肉人民之积弊,革新封建政权,起了努力的作用。

二、实行均田制、三长制和革新户调制,一方面,在一定水平上攻击了世族门阀田主,抑制了他们的恶性生长;另一方面,有助于吸引宽大劳感人民回到土地上来,开垦荒地,恢复生长生产。三、提倡鲜卑族接受华文化,推动了北方民族的融合历程。3、简述周世宗革新的内容。

(1)政治上:澄清吏治,求贤纳谏,增强中央政权气力。(2)经济上:整顿庄田,罢营田,把部门官田和无主荒田交给农民耕作,均定租税,兴修水利。(3)军事上:整顿军纪,裁汰老弱,增强禁军。

(4)此外还下令销毁佛像,罢废佛寺,令僧尼还俗。简述周世宗革新的意义。周世宗在政治上增强中央政权气力。经济上把部门官田和无主荒田交给农民耕作,均定租税,兴修水利。

军事上整顿军纪,裁汰老弱,文化上,罢废佛寺等。经由革新,中原社会秩序安宁下来,经济获得恢复和生长。为北宋竣事五代十国的破裂居局势奠基了基础。

4、评述北宋王安石变法。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期重要的政治厘革。其内容:理财方面:青苗法、募役法、均输法、市易法、农田水利法、方田均税法整军方面:将兵法、保甲法、保马法教育方面:①整顿太学,增加名额。

②编纂和颁行《三经新义》,对《诗》《书》《周礼》三部古代文籍重新加以注释,作为太学和州县学的主要教科书。③此外,还设立武学、律学、医学等专科学校,以造就专门人才。④革新科举。考进士专考经义和时务策。

⑤设明法科,试以律令刑统大义断案。意义:新法推行了十几年,使政府增加了收入,修了不少农田水利,军事气力也有所增强,在一定水平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势。但新法缺乏群众基础,用人不妥,泛起了危害黎民的现象。

新法冒犯了大权要、大田主的利益,引起他们的猛烈阻挡和围攻。王安石被迫辞去相位。宋神宗死后,新法被破除。

5、庆历新政 北宋期由中央官员范仲淹等实行的一次革新,革新以改善吏治为中心,包罗①增强对仕宦的政绩考核;②对恩萌制度严加限制;③慎选各路和各州的主座等。革新冒犯了贵族权要的利益,遭到守旧派的猛烈阻挡。“新政”推行不到一年就失败了。四、社会、职官制度、中央集权制度1、西周的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?有哪些重要的封国?西周政治制度的基本形式是“分封制”。

这种制度以宗法制为基础。周王为天下的大宗,其明日宗子为宗子,是王位继续者;庶子为小宗,周王封之为诸侯。诸侯、卿医生、士各为本支的大宗,其明日宗子为职位继续者;庶子为小宗,再分封。周初重要的封国有鲁、齐、卫、晋、燕、宋等国。

2、郡县制 由春秋战国到秦代逐渐形成的地方政权组织制度。春秋时,秦、楚等国设县。春秋末以后,各国设郡,形成县统于郡的两级制。

秦统一后,在全国实行郡县制,郡、县主座均由中央任免。3、三公九卿 秦汉时以丞相(大司徒)、太尉(大司马)、御史医生(大司空)合称三公,以奉常(太常)、郎中令(光禄勋)、卫尉、太仆、廷尉、典客(大鸿胪)、宗正、治粟内史(大司农)、少府合称九卿。其他朝代,三公和九卿所指各有差别。

4、刘邦实行的“郡国并行制”是怎么回事?刘邦开国后,对地方的统治实行“郡国并行制”。早在楚汉相争期间,为战胜项羽的需要,他曾封立七个“异姓王”。开国后,除长沙王吴芮外,其他王相继被诛除。同时封立九个“同姓王”。

诸侯王拥有一定的军权,有财政权,可在诸侯海内征收钱粮。又封立一百四十多个列侯。列侯只享受食邑,而无治民之权。其时的郡只有十五个,郡下设县。

诸侯王国和郡都直属中央。5、尚书台 官厅名。西汉始置,东汉进一步增强。

为天子之下国家最高政务机构。以尚书令为主座,尚书仆射副之,又置左、右二丞,下设六曹。西晋改称尚书省。

6、“九品中正制”发生的社会配景、初创时的作用及厥后的变化怎样?①曹操在用人政策上,阻挡东汉时期把“门第”作为用人的尺度,而主张重用“有治国用兵之术”的人。他下达“唯才是举”令,选用了不少庶族平民身世的有才之士,增强了统治团体。

②曹丕称帝后,制定“九品中正制”,作为选拔仕宦的制度。就是中央一些仕宦兼任原籍所属郡的“中正”,卖力察访本郡有才气的士人,列为九等,以备选用。其原则,是以“人才优劣”选人,与“唯才是举”令精神一致。③到了曹魏后期,尤其到了西晋,发生了很大变化。

主要是中正官一职多为世族门阀身世的权要所独霸,使这一制度酿成了他们的培植门阀私家势力的工具,泛起了“上品无寒门,下品无势族”的情况,加速了士族制度的形成,使西晋的政治迅速走向黑暗。7、侨置与土断 东晋、南朝时在其统领地域内用北方地名设立州、郡、县,叫做侨置。破除侨置州郡县名,使侨寓户口编入所在州郡县,叫做土断。8、三省六部 隋唐时期中央实行三省制,设中书、门下、尚书三省,作为最高行政机构,划分卖力政令的草拟、审核和执行,三省主座配合掌宰相职权,相互牵制。

尚书省下设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六部,分掌各部门的政务。9、简述北宋初期增强中央集权的措施。(1)增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。

削减州郡主座权力,用文臣知州事,另设通判为副主座,用以监视知州。(2)支解相权。中央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,以支解宰相的行政权;设枢密使,以支解宰相的军权;设三司使,以支解宰相的财权。

(3)集军权于中央。排除上将和节度使的兵权;创禁军“更戍法”,使用士卒的频繁调动,造成“兵不识将,将不识兵”的局势,防范将领依仗军队反抗中央;禁军由中央直接控制,在数量上处优势。10、宋代四司 宋代地方行政机构简称,划分为抚慰司、转运司、提点刑狱司、提举常平司四司。

11、猛安谋克制 金国推行的制度。金主阿骨打以三百户为一谋克,设百夫长;猛安、谋克制度既是生产单元,又是军事单元,是金国兵农合一的社会下层组织。

厥后,女真统治者进入中原地域,大量猛安、谋克作为屯田军南迁,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战斗力。12、评述明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如何强化的?(1)增强中央集权。

中央,破除中书省和丞相,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,使六部隶属于天子,另设殿阁大学士,备天子照料;以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分掌兵权,刑部、都指挥司,分掌行政、司法和军政,合称三司。为了增强监察机构职能,明太祖又在都察院下设监察御史,代表天子巡按州县,考察仕宦。

这样,一切权力集中于天子手中,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生长到了一个新的阶段。(2)军队方面,明太祖建立卫所制度,把军队按卫、所体例起来,驻扎全国各地。

各卫、所分属各省的都指挥使,战时由兵部调遣,并由天子任命总兵将官率领,战争竣事,将领邀印回任,军事大权集于天子。(3)明太祖设立锦衣卫,明成祖时又设立了东厂。

宪宗时又增设西厂。锦衣卫和东、西厂等特务机构的设立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强化的重要体现。(4)明太祖颁布了《大明律》、《大诰》,维护封建专制统治,以严刑峻法威慑臣民。为增强思想控制,大兴文字狱。

(5)科举考试命题和注释限制在朱熹的四书五经中,划定文体为八股文。(6)制定鱼鳞图册和钱粮黄册作为征税的凭据,控制农民和保证钱粮泉源。

13、改土归流 明朝时期对少数民族治理政策。明朝沿袭元制,在云南、贵州、两广地域苗、瑶等族居住的地方建设土司制度,后由于一些土司叛乱,明政府在平叛后,将这些地域的土司撤掉,改设流官,称“改土归流”,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增强和当地社会经济的生长。14、八旗制度 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籍体例制度。

明朝后期,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的历程中,使用已往的部落组织形式,建设了八旗制度。他把女真壮丁分编为八个固山,由固山额真统领(固山意为旗,额真意为头领,固山额真即旗主),以正黄、正白、正红、正蓝、镶黄、镶白、镶红、镶蓝八种颜色的旌旗作为标志,称八旗。各旗再设甲喇、牛录等。

八旗是军政合一的组织,旗民平时生产,战时为兵。八旗制度提高了女真军队战斗力,促进了女真社会的生长。15、简述清代中央专制主义强化的体现。

(1)设立军机处和省、府、县三级行政机构、保甲制度。中央设立军机处,是处置惩罚全国军政大事的中枢机构。军机大臣只能按天子意旨草拟诏令,命令臣民。

地方行政区划为省府县三级,下层行政组织,实行保甲制度。(2)编成《大清律》,包罗八议、十恶等内容,十恶中有谋反、谋大逆等,一律处死罪,以维护皇权统治。(3)为了增强思想控制,一方面宣扬儒家思想即程朱理学;另一方面,对反清思想严加防范和镇压,大兴文字狱。

(4)集财权、司法权于中央。五、“文化”重点1、商朝代表性的手工业是什么?代表性的器物叫什么名称?这一器物的详细情况是怎样的?商朝代表性的手工业是青铜铸造业。

代表性的器物是司母戊鼎。该鼎通耳高133厘米,重875公斤。是我国现在最大的出土青铜器。

2、司母戊鼎 商代晚期的青铜鼎。长方形,四足,通高133厘米,重875公斤。鼎腹内有铭文“司母戊”三字。

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。3、战国时期有哪些著名的水利工程?各由谁主持修建?分属于哪个诸侯国?战国时期的著名水利工程有:一、漳河渠:魏国的邺令西门豹主持开凿;二、都江堰:秦国的蜀守李冰在今成都以北灌县境内整治岷江的大型工程,灌田三百多万亩;三、郑国渠:秦国用韩国的水工郑国,在关中开渠以相同泾、洛二水,渠两岸四万余顷土地获得浇灌,酿成良田。

4、先秦子学各家的学术要旨是什么?先秦时期,到场学术争鸣的“诸子百家”主要有儒、道、墨、法、名、阴阳、兵、纵横、农、杂等家。在思想领域影响最大的是前四家。

其学术要旨划分为:①儒家:孔子的理论焦点是“仁”,行为准则是“礼”,主张“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”等;孟子提出“性善说”,主张“仁政”;荀子提出“性恶论”,又提出“制天命而用之”的论点;②道家:老子认为事物中含有对立的两个方面,可以相互转化。他的思想含有朴素辩证法因素。庄子的方法论是相对论。

道家主张“无为而治”。③墨家:墨子提出尚贤、尚同、节用、节葬、兼爱、非攻等十项主张。④法家:韩非集法、术、势三者之大成,崇尚法治,主张“以法为教,以吏为师”等等。

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,对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生长有着深远影响。5、什么是今文经和古文经?今文经,指汉代学者所传述的儒家经典,由战国以来学者师徒父子教授,到汉代用其时通行的文字(隶书)记载,写成定本。

汉武帝建设经学博士,所用的都是今文经籍。古文经,指秦以前用古书写而由汉代学者加以训释的儒家经典。古文经学盛行于东汉。

6、西汉的纸是什么样子的?怎样评价蔡伦造纸?西汉中期,宫廷中已使用丝质纸,西安灞桥四周的西汉前期墓葬中发现麻类纤维纸,新疆和内蒙古等地发现西汉后期的植物纤维纸。东汉蔡伦革新了造纸方法,将树皮、麻头、敝布、鱼网等植物纤维捣成浆液,制造出了质量较好的纸,被称为蔡侯纸,获得推广。厥后,造纸术又进一步革新,并先后传入朝鲜、日本、中亚、阿拉伯诸国、北非和欧洲,对世界文化的生长起了重大作用。

7、建安文学 建安至魏初时期的文学。以诗歌的成就最为显著。有不少作品表达了要求与国家统一的愿望,格调慷慨,语言刚健。

后人称为“建安风骨”。代表作家有曹操、曹丕、曹植、建安七子等。8、魏晋玄学 魏晋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。

主要是用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,以取代衰微的两汉经学。其生长履历了差别阶段。

魏正始年间提倡“贵无”;魏晋之际认为“无不能生有”;东晋以后,玄学与佛学趋于合流,玄学渐衰。9、《水经注》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?是谁撰写的?《水经注》是对东汉桑钦的《水经》所作的注,对原著作了二十倍的增补和生长,自成巨著。

全书以《水经》所记100多条水道为纲,补以支流小水共1000多条,逐一探求源流,述其变迁,又详记所经地域山陵、城邑、关津等地理、历史情况,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的地理名著。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。10、《齐民要术》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?是何时何人写成的?《齐民要术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。叙述了种种农作物、蔬菜、果树、竹木的栽培和育种,家畜家禽的饲养,农产物的加工及副业等。

作者是北魏的贾思勰。11、祖冲之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是什么?南朝宋时大数学家祖冲之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是:进一步求出圆周率在3.1415926与3.1415927之间,比欧洲早一千多年。

12、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重要的文学家?各有什么代表作?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文学家及其代表作有:曹操,建安诗人,五言诗名著有《蒿里行》,四言诗名著有《步出夏门行》。曹丕,曹操次子,建安诗人,其名作《燕歌行》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,其乐府《上留田行》揭破了富人和穷人生活的悬殊。

曹植,曹操第三子,曹丕同母弟,建安诗人,其五言诗名著有《送应氏》、《野田黄雀行》。王粲,建安七子之一,名作有《七哀诗·西京乱无象》。蔡琰,建安女诗人,有五言和骚体《悲愤诗》等。

陶渊明,东晋诗人,其作品为田园诗的代表,代表作有《回去来辞》、《归园田居》等。谢灵运,山水诗派的开创者,名作有《山居赋》等。

13、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重要历史著作?各是谁撰写的?魏晋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历史著作,纪传体正史有刘宋时范晔的《后汉书》、西晋陈寿的《三国志》、南朝梁时沈约的《宋书》、梁时萧子显的《南齐书》、北齐魏收的《魏书》。南朝齐时臧荣绪的《晋书》,北魏崔鸿的《十六国春秋》等。其他史书如东晋袁宏的《后汉纪》、东晋常璩的《华阳国志》、北魏杨衒之的《洛阳伽蓝记》、南朝梁时慧皎的《高僧传》、北魏郦道元的《水经注》等,都具有较高的史学或史料价值。

14、评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。隋朝破除九品中正制,在地方上设立州、县学。原有秀才、明经两科,州县学的生徒可送朝考试,也可由诸州把人才举送中央考试任命,隋炀帝时又添设进士科。

科举制的建立为庶族田主参政开发了途径,扩大了田主阶级政权的统治基础。唐朝时,科举制有所生长。科举有常举和制举两种。

常举每年举行考试,应考者集中在明经(偏重儒家经典)和进士(主要考时务诗赋)两科。制举由天子暂时定扬名目,举行考试选拔某方面特别人才。

唐科举制对后世影响很大,直到明清时期仍沿用。宋朝沿用隋唐以来的科举考试。

但每年招生的人员大大扩大。至王安石变法,革新科举,考进士专考经义和时务策,设明法科,试以律令刑统大义断案。明清时期,开始主要以朱熹的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,文体划定必须以八股文,禁锢了人民的思想。康熙时又增设特科,如博学宏儒科(乾隆时为博学宏词科),孝廉方正科等,以延揽“名士”。

15、评述隋、唐二代的科举制度。隋朝破除落伍的九品中正制,在地方上设立州、县学。

原有秀才、明经现金科,可选州县学的生徒入朝考试,也可由诸州把人才举送中央,考试任命,隋炀帝时又添设进士科。科举制的建立为庶族田主参政开发了途径,扩大了田主阶级政权的统治基础。

唐朝时,科举制度有所生长。科举有常举和制举两种。

常举每年举行考试,应考者集中在明经(偏重儒家经典)和进士(主要考时务诗赋)两科。制举由天子暂时定扬名目,举行考试选拔某方面特别人才。

唐朝通过科举制笼络士医生和知识分子,选拔维护封建统治的仕宦。科举制对后世影响很大,直到明清时期仍沿用。

16、简述明清科举制。明清时期,科举考试开始主要以朱熹的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,文体划定必须以八股文。这一做法钳制了人们的思想,有利于封建专制主义的增强,使科举制的毛病日益显现。

康熙时增设特科,如博学宏儒科(乾隆时为博学宏词科),孝廉方正科等,以延揽“名士”。但总的看,科举制到这一时期已越来越成为封建统治者控制人士,增强专制的工具。

17、文字狱 为了增强思想控制,清代统治者一方面宣扬儒家思想即程朱理学;另一方面,对反清思想严加防范和镇压,大兴文字狱,据不完全统计,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朝的文字狱有九十起多,清朝文字狱是封建专制主义空前强化的产物,它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结果,影响了中国社会进步和生长。六、重要历史事件1、共和行政 公元前841年“国人”起义,周厉王逃奔到彘(今山西霍县),由共伯和摄行王事;一说由召公、周公配合行政。2、春秋五霸 春秋时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。

指齐桓公、晋文公、楚庄王、吴王阖闾、越王勾践。一说指齐桓公、宋襄公、晋文公、秦穆公、楚庄王。3、三家分晋 春秋中期,晋国的赵、韩、魏、知四家团结起来,消灭了范氏和中行氏。

厥后,赵、韩、魏三家又团结起来消灭了知氏。公元前403年,周威烈王认可赵、韩、魏三家为诸侯。至前377年,三家“灭晋侯,而三分其地”,晋亡。

4、战国七雄 指战国时魏、赵、韩、齐、秦、楚、燕七大强国。5、田氏代齐 齐景公时,田桓子用大斗出贷、小斗收进等措施,笼络人心,生长势力。厥后,田乞杀死齐悼公,另立齐简公。

后田成子又杀死齐简公,田氏今后在齐国专政。在此情况下,周安王认可田和为诸侯,完成了田氏代齐的历程。6、徐州相王 公元前334年,魏惠王与齐威王会于徐州(今山东滕县东南),魏尊齐为王,齐亦认可魏的王号,缓和了两国的矛盾。

史称“徐州相王”。7、秦始皇接纳了哪些生长经济、文化的政策?秦始皇生长经济的政策,最主要的有如下四项:一、实行土地私有制。二、统一钱币。

三、统一怀抱衡。四、统一车轨。文化政策主要有如下两项:(1)统一文字。

(2)严禁私学,官办学校。8、在“楚汉战争”中,项羽失败、刘邦胜利的原因是什么?楚汉战争是两个封建政治、军事团体之间为争夺统治权而举行的斗争。刘邦代表新兴田主阶级的利益,主张统一,切合历史生长的趋势;他善于用人,如重用萧何、张良、韩信等;他的战略比力正确,又有稳定的后方,以补给兵员和粮饷,所以取告捷利。

项羽虽在反秦斗争中立有大功,但在秦亡后,他成了旧贵族复辟势力的代表,搞破裂盘据,违背了历史生长的趋势;又多次屠城,乱杀无辜,失掉民心;他专断自信;不善用人,没有牢固的后方,战略上处于被动职位,所以失败。9、怎样评价“文景之治”?西华文帝和景帝统治时期,对汉初刘邦缓和社会矛盾的一些政策作了进一步的调整,如实行“贵粟政策”、“轻徭薄赋”、修“马复令”、“开关梁,弛山泽之禁”等,客观上对人民的休养生息有利益,社会越发稳定,经济由恢复而生长,泛起了所谓“文景之治”的局势,在历史上是获得较好评价的。10、张骞通西域的重要历史意义是什么?西汉张骞曾先后两次出使西域,到过大宛、康居、大月氏、大夏、乌孙等国,把这些国家的政治、社会、地理等情况先容到海内。

汉开始努力谋划西域,先后设置酒泉、武威、张掖、敦煌四郡,在乌垒(今新疆轮台东南)置使者尉校,在渠犁(今轮台东南)屯田,逐步开发了丝绸之路。西域道通以后,天山南北地域第一次与内地联为一体,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很是深远的意义。中原与西域以致更远地域之间,经济、文化联系越发密切,西域文化对中国的文化发生了很大影响。

中原地域则向西域输送大量的丝织品和金属工具,并把铸铁、凿井等技术传到西域,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。11、丝绸之路 东端起自渭水流域,向西通过河西走廊,或经今塔里木河北面的通道,在疏勒(今喀什市)以西越过葱岭,更经大宛(今费尔干纳盆地)和康居南部(今撒马尔罕四周)西行,或经今塔里木河南面的通道,在莎车(今莎车县)以西越过葱岭,更经大月氏西行。两条门路会于木鹿城(今马里),然后向西径直抵地中海东岸,转达罗马各地。丝绸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。

12、西域都护 官名。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置,治所在乌垒城(今新疆轮台东)。统辖西域三十六国(后增至五十国)。

13、为什么说昆阳之战是著名战例?西汉末年,绿林赤眉起义军节节胜利,王莽调兵40多万人举行偷袭。公元23年六月,围攻绿林军占领的昆阳(今河南叶县)。城内起义军不足万人。起义军将领派刘秀率小部突围。

刘秀突围后,集中军力,先击莽军一支,取告捷利,再突入莽军指挥中心,莽军大乱。城内守军乘机杀出,内外夹击,以一当十,大北莽军。成为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。

14、“度田”事件是怎么回事?东汉初,刘秀下令各州郡清查田数和户口,以便收税。大田主与权要相勾通,谎报田数,阻挡清查。

刘秀以“度田不实”罪诛杀了十余个郡太守,加紧度田,引起武装反抗。史称“度田事件”。15、班超谋划西域的主要功劳和历史意义是什么?东汉明帝初年,北匈奴一再胁迫西域诸国发兵,寇掠东汉的河西等地。明帝派将军窦固等率士卒进军车师,置西域都护和戊、己校尉,驻兵屯田。

班超受窦固派遣,率吏士三十六人与南道诸国联系,获得鄯善、于阗、疏勒的支持,控制了南道。这时,匈奴攻杀西域都护等控制北道。

班超应南道诸国的要求,留在西域,还击匈奴,又击败大月氏贵霜王国七万人的入侵。和帝永元三年,北道的龟兹降于班超,汉以班超为西域都护,后班超又控制了焉耆。至此,西域五十余国挣脱了匈奴的奴役,纳于东汉都护的统辖之下。

班超在西域奋斗了三十年,其历史意义是:①恢复了在西域的统治,牢固了西部领土,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生长,②守卫了“丝绸之路”,促进了中国和中、西亚各国的经济、文化交流。16、黄巾大起义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是什么?一、起义有计划,有纲要,有组织,有准备。

二、提出了“平均”的口号。三、使用宗教组织发动农民起义。其历史意义:(1)推翻和革新了东汉后期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。

(2)调整了土地占有关系。(3)发扬了中国人民不怕牺牲,勇于战斗的庆幸革命传统。17、三国时期有哪频频著名战役?各有什么历史意义?三国时期著名战役及其历史意义是:公元200年“官渡之战”,曹操打败袁绍,为统一北方奠基了基础。

公元208年“赤壁之战”,孙刘联军打败曹操,决议了“天下三分”的形势。公元222年“夷陵之战”,吴胜蜀败,战后双方处于势均状态,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势。18、平定南中 南中指两汉时期的南夷地域。蜀汉时,这里的彝族首领孟获等起兵反蜀。

诸葛亮率军渡过泸水,连败孟获,“七擒七纵”,平定了南中之乱。并把这里建设成了蜀汉比力富庶的后方。19、八王之乱 西晋皇族争夺政权的斗争。

惠帝永平元年(公元291)开始,汝南王司马亮、楚王司马玮、赵王司马伦等相互攻杀夺权,前后十六年,危害极深,史称“八王之乱”。20、河阴之变 北魏末年,洛阳宫廷内发生了胡太后与孝明帝争权的斗争,部落酋长尔朱荣于带兵入京,在洛阳四周的河阴溺死胡太后,杀王公百官两千多人。

21、六镇起义 北魏末年,北方武川、怀荒、沃野等六镇戍兵和各族人民的大起义。其时怀荒镇士兵杀镇将于景起义。

不久沃野镇士兵在破六韩拔陵向导下起义。后又与河北各族人民联合,发作杜洛周起义。

22、侯景之乱 南朝梁代的一次武将叛乱。梁代末年,梁将侯景举兵叛梁,攻破建康。后废梁帝自立,国号汉,最后被梁将陈霸先等所破,侯景逃亡中被部下杀死。23、隋朝为什么能统一全国?(1)隋朝接纳增强中央集权和生长社会经济的措施,国力凌驾了南方的陈朝,为统一全国奠基了基础。

(2)经由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斗争和融合,南北坚持的民族矛盾已经逐渐消失。(3)随着南北经济的恢复和生长,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,迫切要求打破南北坚持的局势。(4)由于南北各族人民的斗争,攻击了门阀士族势力,消弱了封建盘据的基础。

24、简述隋朝统一的历史意义。隋朝统一,竣事了西晋以来270多年的破裂局势。统一国家的再建设,把南北两地已经相当生长的经济毗连起来。

增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,有利于各族的融合和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进一步生长,从而为唐代的繁荣打下了良好基础。25、如何评价隋炀帝。隋炀帝在历史上是一著名的暴君,他滥用民力,筑洛阳,缮离宫,三游江都;三次发动对高丽大规模战争,破坏了生产秩序和人民的起码生活条件,终于导致了隋末农民大起义。

可是隋炀帝对隋朝统一的国家和社会经济生长也作出了一些孝敬:(1)率军灭陈,统一全国。(2)添设进士科,为庶族田主参政开发了途径,扩大统治基础。

(3)604年营建东都洛阳。(4)开凿大运河,相同了海河、黄河、淮河、长江和钱塘江五洪流系,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。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了很大作用。26、玄武门之变 唐高祖李渊次子李世民于京城长安发动的政变。

武德时,秦王李世民功高权重,威胁太子李建成职位。建成等欲谋害世民,双方斗争猛烈。在长孙无忌等人筹谋下,李世民先发制人,于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晨伏兵玄武门,杀李建成等,三天后唐高祖立李世民为皇太子,当年正式传位于李世民,是为唐太宗。27、唐太宗有哪些政绩?请联合史实评价之。

经济上:唐太宗坚持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,修养生息,奖励生产,使经济获得较快的恢复和生长。政治:增强中央集权,生长科举制度。善于用人和纳谏,本着“兼听则信,偏信则暗”的原理,虚心纳谏,使下情得以上达,制止和纠正一些错误。

执法对于刑狱,令司法机关按刑律服务。并以奉法作为考核仕宦的重要内容。

由于太宗为首的统治团体的励精图治,贞观年间政治比力清明,社会相对安宁,经济迅速恢复生长,国力也随之强盛起来,史称“贞观之治”。28、唐玄宗是怎样一位天子,请联合史实评述之。

唐玄宗前期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“开元盛世”。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,先后任命姚崇、宋璟、张九龄为相,举行政治革新:精简机构,淘汰冗员;筛汰僧尼,限制寺院经济的生长;缩减开支,减轻服役整治户口,兴修水利,重视农业生产。整顿军队,维护边防。

玄宗统治前期,政治清明,社会安宁,经济生长,文化繁荣,国势强盛,唐朝进入全盛时期,史称“开元盛世”。可是自天宝后,日渐骄满,图享乐,宠杨贵妃,以李林甫、杨国忠等为相,生活奢侈,政治日趋糜烂。均田制、府兵制均遭破坏,中央军备空虚,边将拥兵自重,终于酿成安史之乱。战乱长达八年,对社会生产造成极大破坏,使唐由盛世转向衰落。

29、安史之乱 唐天宝十四年,身兼平卢、范阳、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起兵叛乱,攻占洛阳,自称大燕天子,并攻占长安。唐玄宗逃往四川,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,是为肃宗。后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,唐将郭子仪乘机收复两京。

安禄山旧部史思明又起兵反唐,由李光弼率唐军与史军相持,战争连续八年才竣事,史称“安史之乱”。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节点。

30、简述唐朝衰落的原因。经济上均田制的破坏,租庸调制亦无法实行下去。政治上安史之乱后的统治,详细体现在阉人专权、朋党之争、藩镇盘据交织泛起,使得唐后期的政治处于黑暗状态。

军事上随着均田制破坏引起府兵制的破坏。31、甘露之变 唐文宗即位之后,深恶阉人专权乱政,乃以李训为宰相,以郑注为凤翔节度,谋内外联合而除之。太和九年(835)十一月,李训、舒元舆与金吾将军韩约等同谋,以左金吾仗院内石榴树上降甘露为名,诱使神策军中尉仇士良、鱼弘志等往视,但被阉人发现,仇士良等立刻挟制文宗入宫,关闭宫门,发禁兵杀金吾吏卒及诸司吏卒及民酤贩死者又千余人。

宰相舒元舆、李训、郑注等皆被杀死,亲属也皆从死,妻女不死者没收为官婢。朝列几为一空,阉人更为专横,文宗郁郁而死。

32、陈桥叛乱 后周显德六年(959)六月,赵匡胤升任殿前都点检,掌殿前司禁兵。周世宗病后,子柴宗训即位,年幼,太后掌权,赵匡胤乘机阴谋夺权,七年正月元旦,北边突然报契丹与北汉兵南下,赵匡胤被遣发兵,至陈桥驿(开封东北四十里),匡胤弟弟匡义与赵普等指挥将士,发动叛乱,以黄袍披赵匡胤之身,立为天子,回师开封,取代后周,建设宋朝。

33、靖康之耻 金灭辽后,便大肆进攻北宋。于1126年再度南下,此时,由于投降派得势,李纲被逐出朝廷,反抗派的气力处于弱势。

金兵攻破汴京,放肆掳掠。1127年(靖康二年),金俘虏宋徽宗、钦宗及宗室、大臣等三千多人北还,北宋死亡了。这个事件史称“靖康之耻”。

34、靖难之役 明太祖在增强君主专制统治的同时,又将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分封到各地为王。明太祖病逝后,明日长孙朱允炆继位,是为建文帝。

建文帝鉴于北方诸王势力强大,采取大臣齐泰、黄子澄的建议,开始削藩。燕王朱棣指齐泰、黄子澄为“奸臣”,举兵“靖难”,史称“靖难之役”。经由四年战争,朱棣攻占应天,夺取帝位,是为明成祖。

靖难之役是明初统治团体内部争夺皇位的斗争。35、土木堡之变 明英宗时期,瓦剌首领也先带兵南下攻明,英宗在阉人王振挟持下匆匆亲征,抵达大同,可是王振听说前锋已经全军淹没,急遽决议退兵,退至土木堡时,被瓦剌军队困绕,全军溃败,英宗被俘。36、庆历新政 北宋中期由中央官员范仲淹等实行的一次革新,以改善吏治为中心,包罗增强对仕宦的政绩考核;对恩萌制度严加限制;慎选各路和各州的主座等;冒犯了贵族权要的利益,遭到守旧派的猛烈阻挡。“新政”推行不到一年就失败了。

七、通史简要1、山顶洞人距今约一万几千余年。2、北京人距今约五十万年。3、西安半坡村遗址是仰韶文化的乡村遗址。

4、良渚文化属于新石器晚期的文化遗址。5、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。6、禅让制是古代部落同盟推选首领的制度。7、漫衍在宁波与绍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叫做河姆渡文化。

8、仰韶文化距今约六千年。9、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原始群。

10、西周初期,辅助成王治国的是周公。11、西周的第一个国王是周武王。12、长平之战是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。

13、“兼爱”“非攻”是墨家提出的主张。14、“共和行政”前夕,逃到彘的西周国王是厉王。15、公元前386年,周安王认可田和为诸侯,完成了“田氏代齐”的历程。

16、夏代由世袭制发生的第一个国王是启。17、建设商王朝的商族首领是天工。

18、公元前594年,鲁国实行“初税亩”。19、公元前341年齐兵围魏救韩、打败魏军的战役是马陵之战。

20、在周代,墨、劓、刖、宫与大辟合称“五刑”。21、周威烈王于公元前403年封爵韩、赵、魏三家为诸侯。

22、迁都于殷的商王是盘庚。23、公元前353年齐兵围魏救赵、打败魏军的战役是秣陵之战。24、甲骨文是殷墟发现的商代文字。

25、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晋、楚之间的战争。26、秦、齐、楚、韩、赵、魏与燕合称“战国七雄”。27、战国末年集法家学说之大成者是韩非。

28、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。29、“分封制”是周代实行的制度。30、公元前334年,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相会,互尊为王。

31、汉武帝时颁布的历法是太初历。32、《吴越春秋》的作者是赵晔。33、首先实行“九品中正”制的是曹丕。

34、在巨鹿之战中,领兵摧毁秦军主力的是项羽。35、在秦末农民战争中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的是刘邦。36、向汉武帝建议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的是董仲舒。

37、我国第一部断代纪传体正史是《汉书》。38、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、《后汉书》与《三国志》合称“四史”。39、四言诗《步出夏门行》是曹操所作。40、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是田园诗的代表人物。

41、王羲之被后人称为“书圣”。42、北周的建设者是宇文觉。

43、建议汉武帝颁行“推恩令”的是主父偃。44、《说文解字》的作者是许慎。45、《后汉记》是编年体的史书。46、三国时建设吴国的是孙权。

47、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在学术史上称为玄学。48、葛洪的代表作是《抱朴子》。

49、《华阳国志》的作者是常璩。50、北魏时实行的“五家立一邻长,五邻立一里长,五里立一党长”称为三长制。51、钟嵘文学评论的代表作是《诗品》。

52、率兵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西汉名将是周亚夫。53、发现地震仪、撰写《灵宪》的科学家是张衡。54、提出“唯才是举”用人政策的是曹操。

55、《典论·论文》是曹丕文学评论的代表作。56、东晋统治者将侨人的户口编入所在郡县,叫做土断。

57、十六国时期汉国的建设者是刘渊。58、北魏迁都洛阳是在孝文帝时期。59、北朝时期在山西大同武周山开凿的石窟是云冈石窟。

60、用汉代隶书记载整理的儒家经典被称为今文经。61、派张骞出使西域的是汉武帝。62、汉安帝时任西域长史、撰著《西域记》的是班勇。63、蔡侯纸的发现者是蔡伦。

64、官渡之战发生在公元200年。65、公元222年夷陵之战是吴、蜀之间的战争。66、《脉经》的作者是张仲景。

67、著《神灭论》的是范缜。68、魏收著有《魏书》。

69、北齐的建设者是高洋。70、算缗是汉武帝实行的征收产业税的政策。71、《七略》的作者是刘歆。

72、张角是东汉末年太平道的首领。73、昆阳之战不是三国时期的战争。74、北魏时严禁释教的是太武帝拓跋焘。75、北魏孝文帝革新时,计口分配种植谷物的田,称为露田。

76、十六国时期,建设后秦的是羌族人姚苌。77、《水经注》是郦道元写的地理名著。78、《宋书》的作者是沈约。79、《文心雕龙》是刘勰的文学理论专著。

80、《论衡》的作者是王充。81、曹操在公元200年官渡之战中打败了袁绍,奠基了统一中原的基础。82、“八王之乱”发生在西晋时期。

83、孙恩是东晋末年农民起义的首脑。84、北魏末年率众在沃野镇起义的匈奴人是破六韩拔陵。85、贾思勰所著《齐民要术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。

86、《昭明文选》的编纂者是萧统。87、“五均六筦”是王莽改制中的一项内容。88、《伤寒杂病论》是东汉张仲景的医学名著。

89、东晋在侨人集中的地域设置与其籍贯同名的州县及行政机构,史称侨置。90、陶渊明不属于建安诗人。91、《佛国记》的作者是法显。92、十六国时期魏国的建设者是冉闵。

93、《十六国春秋》的作者是崔鸿。94、北周时克制佛道二教的是武帝宇文邕。95、求出圆周率的值比欧洲早一千多年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祖冲之。96、淝水之战发生在公元383年。

97、萧梁的开国者是萧衍。98、北魏孝文帝革新时分给男子种树的田,称为桑田。99、齐、梁间范缜写了《神灭论》。

100、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生长历程中,开创科举制度的是隋朝。101、大运河是在隋炀帝在位时开凿的。102、活字印刷术泛起在北宋。

103、“澶渊之盟”发生在北宋宋真宗在位期间。104、关于清朝天子排序正确的是顺治、康熙、雍正、乾隆。105、宋神宗死后,王安石变法诸法律,除养马法、保甲法两个法律外,其余全部被破除了。

106、南宋死亡是在1279年。107、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是范仲淹的名言。

108、西藏开始正式纳入中国国界,置于中央政府直接受辖下是在元朝。109、军机处设置于雍正帝在位时期。

110、中俄第一个界限条约是《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》。111、“均田免粮”是明末李自成向导的起义军的革命口号。112、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政治革新家的是王安石。

113、王安石变法的法律中,触及到大田主利益,遭到他们阻挡的是青苗法、方田均税法。114、元朝建设是1271年。

115、土木堡之变被瓦剌雄师俘虏的明朝天子是明英宗。116、宋金绍兴议和发生在1141年。

117、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钱币是在明朝中后期。118、隋朝竣事了南北朝坚持的局势,完成了全国统一的时间是589年。119、率领军民奋力反抗并最终打败了瓦剌也先雄师的进攻,赢得北京守卫战的胜利的是于谦。

120、唐朝由盛走向衰落的最重要的标志是安史之乱。121、我国最早的纸币泛起在北宋。122、行省制度始于元朝。

123、推翻元朝的农民起义军首脑朱元璋实源于红巾军农民起义。124、清朝的第一个天子是皇太极。

125、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受到乾隆帝的亲切接见。126、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,武举是首先由武则天建立的。

127、唐、明两个朝代阉人祸患最厉害。128、明朝末年,张献忠向导的农民起义军在四川建设了大西政权。129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天子是陈硕真。

声明:文章泉源自古玩知识网,仅为转载,侵权可联系删除。


本文关键词:中国,通史,知识点,‘,博亚,app,下载,官方网站,博亚体育app官网

本文来源:博亚体育app官网-www.sdkailai.com

 


产品咨询

留言框

  • 产品:

  • 留言内容:

  • 您的单位:

  • 您的姓名:

  • 联系电话:

  • 常用邮箱:

  • 详细地址:


推荐产品

Copyright © 2003-2022 www.sdkailai.com. 博亚体育app官网科技 版权所有 备案号:ICP备23055948号-9

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

服务热线

0532-659616904

扫一扫,关注我们